发布时间:2025-08-13 浏览次数:149
8月中旬养生重点食材推荐
1. 清暑热、解烦渴:
绿豆:清热解毒、消暑利水。煮绿豆汤(可加陈皮增香健脾,体质虚寒者少喝冰镇)。
荷叶:清热解暑、升发清阳、利湿。可煮粥、泡茶(荷叶冬瓜薏米汤很好)。
西瓜翠衣:西瓜皮白色部分,清热解暑、利尿效果佳。可凉拌、炒菜或煮水。
莲子心:清心火、安神。泡茶(味苦,少量即可)。
冬瓜:清热利水、生津除烦。煲汤(如冬瓜薏米老鸭汤)、炒食。
2. 健脾祛湿:
薏米(薏苡仁):利水渗湿、健脾止泻。煮粥、煲汤(注意:性微寒,炒薏米更温和健脾)。
赤小豆:利水消肿、解毒排脓。常与薏米搭配(如红豆薏米水/粥)。
茯苓:利水渗湿、健脾宁心。煮粥、煲汤、做糕点。
白扁豆:健脾化湿、和中消暑。煮粥、炖汤。
山药:补脾养胃、生津益肺。蒸食、煮粥、煲汤、炒菜。健脾胃的明星食材!
3. 滋阴润燥、养肺生津(开始适量添加):
银耳:滋阴润肺、养胃生津。做银耳羹(可加莲子、百合、枸杞)。
百合:养阴润肺、清心安神。煮粥、做羹、炒菜。
莲藕:生用清热生津、凉血;熟用健脾开胃、益血生肌。凉拌、煲汤(如莲藕排骨汤)、炒食。
梨:生津润燥、清热化痰。生吃或炖梨水(如冰糖炖雪梨)。(脾胃虚寒者熟吃)
荸荠(马蹄):清热生津、化痰消积。生吃、煮水、做菜。
4. 补充优质蛋白、清补不上火:
鸭肉:性凉,滋阴养胃、健脾补虚、利水消肿。非常适合夏末秋初食用(如冬瓜薏米老鸭汤、沙参玉竹老鸭汤)。
鱼肉:优质蛋白,易消化。选择清蒸、炖汤等清淡做法。
豆腐/豆制品:补充植物蛋白,清热润燥。
5. 当季蔬果(顺应天时):
蔬菜:丝瓜(清热通络)、苦瓜(清热解暑)、黄瓜(清热利水)、冬瓜、茄子、空心菜、苋菜、秋葵(健胃)、莲藕、玉米等。
水果:葡萄(补气血、生津液)、梨、桃子、龙眼(少量,易上火)、西瓜(适量,清暑热)、哈密瓜等。注意:水果虽好,不宜过量,尤其脾胃虚寒者。
8月中旬养生食谱建议
早餐:
绿豆百合粥 / 薏米山药粥 / 莲子芡实粥
银耳莲子羹(微温或凉吃)
杂粮馒头/包子 + 豆浆/牛奶(温热)
午餐/晚餐:
汤品:冬瓜薏米老鸭汤 / 莲藕排骨汤 / 丝瓜豆腐汤 / 番茄玉米排骨汤(清甜开胃)
主菜:清蒸鱼 / 白灼虾 / 苦瓜炒鸡蛋 / 百合炒西芹 / 山药木耳炒肉片
蔬菜:蒜蓉空心菜 / 清炒苋菜 / 凉拌黄瓜 / 上汤秋葵
主食:米饭 / 杂粮饭 / 面条(清淡汤面)
饮品/加餐:
荷叶茶 / 菊花枸杞茶(清肝明目) / 柠檬蜂蜜水(生津)
自制酸梅汤(消食解腻)
当季水果(适量)
银耳羹 / 冰糖炖雪梨(润燥)
8月中旬饮食禁忌提醒
1. 忌过度贪凉:冰镇饮料、冰淇淋、冰西瓜等要严格控制。过食寒凉最伤脾胃阳气,导致湿气内生、消化不良。
2. 忌油腻辛辣:烧烤、油炸、麻辣火锅等重口味食物会加重脾胃负担,助生湿热,引发上火。
3. 忌暴饮暴食:天气转凉胃口可能变好,但仍需规律饮食,七八分饱,减轻脾胃负担。
4. 慎食生冷海鲜:生鱼片、醉虾蟹等易携带病菌,且性寒,脾胃弱者易腹泻。
5. 少食温燥大补:如大量羊肉、狗肉、红参、鹿茸等,容易助火伤津。
其他生活建议
保证充足睡眠:早睡早起(顺应秋令,可尝试“早卧早起,与鸡俱兴”)。
适度运动:选择清晨或傍晚凉爽时进行散步、太极拳、八段锦等温和运动,微微出汗即可,避免大汗淋漓伤津耗气。
情志调养:保持心情舒畅,避免“悲秋”情绪。秋季对应肺,悲伤过度易伤肺。
防暑防晒:白天紫外线依然强烈,注意防晒补水。
早晚添衣:此时早晚温差可能开始增大,注意适时增减衣物,避免受凉。
总结:8月中旬养生饮食,重在“清补润”—— 清残余暑热湿气,补养脾胃以利运化,润养阴津以防秋燥。选择当季新鲜食材,烹饪以清淡、易消化为主,避免生冷油腻,就能安然度过夏秋之交,为健康入秋打下良好基础。